白颊林莺

Blackpoll Warbler Setophaga striata

白颊林莺(英文名:Blackpoll Warbler,学名:Setophaga striata),是雀形目森莺科橙尾鸲莺属的鸟类。广泛分布在北美北部森林地带,从阿拉斯加到加拿大大部分地区,南至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。其显著特征包括黑色顶冠、白色脸颊、以及独特的黑白条纹外观。该物种以非凡的秋季迁徙闻名,能够从美国东海岸直达南美洲,途中跨越大西洋,完成不间断的长途迁飞。

外形特征:白颊林莺体型较小,平均长度14厘米,体重12-13克。成年雄鸟头部顶部全黑,其余部分白色,带有黑色颊纹;上身灰黑色,下身白色,两侧和臀部有明显的黑色条纹,翅膀深色,有两道白色翼斑,尾巴暗色,尾羽基部有白色斑点。腿和脚呈淡橙色至黄色。成年雌鸟颜色较为柔和,上身橄榄灰至橄榄绿,带有黑色条纹,下身淡白色,有黑色条纹,有时带淡黄色调。幼鸟在秋季时颜色较淡,头部和胸部呈柠檬黄色,有模糊的条纹,翅膀上有白色翼斑,下体白色,腿和脚的颜色可能较暗。

鸣叫特征:白颊林莺的歌声为一系列高音的"tsi"重复音符,叫声为细薄的"sits"。

生活习性:白颊林莺栖息于北方针叶林,夏季常见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森林和灌木丛,以及北美东部沿海岛屿的树林中。它们在春季和秋季迁徙期间,会在各种森林环境中停留。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,偶尔在迁徙和冬季食用浆果。在繁殖季节,它们会筑巢于低矮的针叶树中,每次产卵3-5枚,孵化期约为12天,雏鸟在仅10天左右就离巢。

生长繁殖:白颊林莺的繁殖期主要集中在夏季,雌雄鸟会在针叶林中选择相对较低的位置筑巢,巢呈杯状。每窝通常产3-5枚蛋,最多可达9枚。孵化期大约为12天,雏鸟在出生后约10天就会离巢,尽管此时还不能很好地飞行。父母双方会继续喂养幼鸟大约两周时间。雌鸟通常会立即开始筑第二个巢,而将照顾离巢幼鸟的任务留给雄鸟。

区别辨识:白颊林莺在繁殖期雄鸟与黑白森莺有相似的黑白羽毛模式,但可通过完全黑色的顶冠和无颊纹的白色脸颊来区分。在非繁殖期,与栗胸林莺松莺相似,但可通过下体的条纹、翼斑的差异以及脚底黄色来辨认。

保护现状:IUCN:NT(近危)

地理分布:白颊林莺繁殖区位于北美北部,从阿拉斯加至加拿大东部和东南部,以及美国东北部。非繁殖区主要在南美北部和中部。

其他:白颊林莺具有极长的迁徙距离,是新大陆莺鸟中迁徙距离最长的物种之一,这可能是导致它们成为春季最晚出现的莺鸟之一的原因。

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颊林莺的信息:

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

声明: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,仅供参考,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

粤ICP备17132527号-1 | 隐私政策 | 使用条款 | Ⓒ2017-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