栗顶黑鹂

Chestnut-capped Blackbird Chrysomus ruficapillus

栗顶黑鹂(英文名:Chestnut-capped Blackbird,学名:Chrysomus ruficapillus),是雀形目拟鹂科栗顶黑鹂属的中等体型的鸟类。分布于南美洲东北部和中南部,常见于沼泽、稻田和湿润草地。雄鸟头部和喉部呈深栗色,其余部位黑色略带蓝光泽;雌鸟上部暗橄榄棕色,下部淡橄榄棕色,喉部至胸淡黄褐色。群体生活,可达千余只。

外形特征:雄鸟平均体长18.5厘米,体重41.3克;雌鸟平均体长17.1厘米,体重32.2克。雄鸟指名亚种头部、喉部及上胸深暗栗色(光线不佳或距离远时看似黑色),其余羽毛黑色,微泛蓝光泽。雌鸟上部暗橄榄棕色,具模糊的黑褐色条纹;喉部至胸淡黄褐色至淡红褐色,下体暗橄榄黄褐色,具淡暗条纹。幼鸟似雌鸟,但更淡,更偏棕黄色,上翼覆羽边缘更暖棕色,下体条纹更重。

鸣叫特征:雄鸟有两种歌曲类型,有时交替演唱:一种以咔哒声、颤音或哨声开始,以降调鼻音嗡嗡结束;另一种音乐性较强,或一系列响亮、短促、颤音围绕固定音高,或类似竖笛的音符上升。北部亚种frontalis的歌曲与指名亚种相似,但音质更粗糙。群唱普遍。

生活习性:栖息于沼泽、稻田、湿草地和农业用地;会侵入新淹没的地区。在开放林地附近出现,有时在树上筑巢和栖息。移动模式与旱季和洪水有关,特别是在范围南缘。食物包括种子、昆虫和蜘蛛。群体觅食,数量可达数千。

生长繁殖:繁殖季节为11月至3月在巴西中部和东南部(两亚种)和4月至5月在东北部(frontalis亚种)。雄鸟筑杯状巢,由湿植物材料制成,外部直径9-12.5厘米,深度8-10厘米,位于水生植物中,如巨藨草、香蒲、杜鹃果等。每窝产3-4枚蛋,淡蓝色带少许黑色斑点,平均尺寸23.4 x 17毫米。雌鸟孵卵,孵化期13天;雏鸟主要由雌鸟喂养,留巢期13天。

区别辨识:雄鸟头部和喉部的栗色是辨识关键。与同属其他物种相比,背部条纹较不明显。北部亚种frontalis头部和喉咙颜色更浅,喙基部有窄黑带。

保护现状:IUCN:LC(无危)

地理分布:分布于南美洲东北部和中南部,包括阿根廷、玻利维亚、巴西、法属圭亚那、巴拉圭和乌拉圭。在巴西中部和东北部、阿根廷东北部、乌拉圭和巴拉圭广泛分布。

其他:在稻田被视为农业害鸟,但控制措施未见成效。在自然保护区常见,如Amboró国家公园(玻利维亚)、Pantanal Mato-grossense国家公园(巴西)等。

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栗顶黑鹂的信息:

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

声明: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,仅供参考,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

粤ICP备17132527号-1 | 隐私政策 | 使用条款 | Ⓒ2017-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