圃鹀(英文名:Ortolan Bunting,学名:Emberiza hortulana),是雀形目鹀科鹀属的鸟类。体型较小。头部橄榄绿至灰橄榄色,与黄色喉部和胡须纹形成鲜明对比,胸部栗色,上体杂有黑色条纹。广泛分布于欧洲及亚洲西部的开阔农业地带、山地及部分森林边缘,秋季迁往北非和中东。在中国新疆西北部偶有记录。
外形特征:雄鸟成鸟春季时,头部橄榄绿或灰橄榄色,喉部亮黄色,胡须纹明显,下体淡栗色,上体暗棕色,条纹深黑;尾羽黑褐色,末端三对外侧有白色区域。雌鸟和幼鸟类似,但颜色较暗淡,头部图案模糊,身体较少呈现栗色。秋季雄鸟与雌鸟相似,但下体色彩更鲜艳。幼鸟非常暗淡,下体底色红棕,胸部条纹粗大,侧面条纹细小,喙最初灰色,后变为粉色。
鸣叫特征:鸣唱为一系列5-6个音符组成的短语,起始2-3个音符响亮,随后音调下降,可描述为“swee-swee-swee, dee-dee”。叫声包括清脆的双音节“tsleeu”(主要飞行叫声)、短促尖锐的“quip”或“pwit”(受惊时发出)和短促的“chu”。
生活习性:繁殖季节主要以昆虫为食,如蚂蚁、甲虫和蚱蜢;其他时间以种子为主食。栖息于开阔地带,如农田、山地斜坡和林缘,有时在树冠层觅食。夏季单独或小群体活动,秋季形成数百只的大群,冬季保持群居。迁徙时在以色列曾观察到高达800只的群落,春季在中途停歇点可能聚集数千只。
生长繁殖:繁殖期从4月中旬开始,持续到6月初。一夫一妻制,偶尔一雄多雌。巢由雌鸟单独构建,位于地面的凹陷处,由根须和草构成,内部铺垫精细材料。每窝产4-5枚蛋,孵化期11-12天,仅雌鸟孵化。雏鸟由双亲共同喂养,育雏期12-13天。
区别辨识:与灰颈鹀相比,圃鹀胸部偏灰,与腹部栗色形成明显对比,头部偏绿,翼斑常为白色。
保护现状:IUCN:LC(无危)。尽管在欧洲数量众多,但自1960年代中期以来,西欧和中欧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,监测数据显示自1980年以来减少了89%,2004-2013年间继续减少35%。种群数量减少被认为与农业集约化有关,包括土地利用变化、作物多样性减少、篱笆消失和农药广泛使用。
地理分布:繁殖区覆盖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伊比利亚半岛、东至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北部、中国新疆西北部及蒙古的部分地区。非繁殖期迁徙至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缘、厄立特里亚、吉布提、埃塞俄比亚和阿拉伯半岛南部沿海的半干旱高地。
其他:在法国,圃鹀作为美食,导致其种群数量严重下降,促使1999年立法保护。
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圃鹀的信息:
声明: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,仅供参考,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
粤ICP备17132527号-1 | 隐私政策 | 使用条款 | Ⓒ2017-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